山水豆腐

豆腐是豆制品,但却好像和水源有非常大的关系。至少,在很多以出产豆腐出名的地方,都会标榜自己那个地方的水质如何好,所以才能够酿造出这个嫩的豆腐,而在外地用同样的工艺,往往得不到这样的品质。毕竟,大豆可能都是买来的,水却是不能搬走,特色还是用水来描述比较好吧?



反正,都这么说。是不是真的,就很难讲了。不管怎么说,山水豆腐这种产品是知名的,到处可以见到,并且好像有很多品牌都做这个。

为什么叫做山水豆腐?其中一个可能,是山上流下来的水源吧。山上的泉水,往往被认为是清洁的,虽然在自来水工业非常发达的现代,人们已经有了不一样的看法,但是即便这样,依然不少人秉承着传统的山泉水喜爱,并且拿着水桶到山上去接山泉水。

山泉的来源,如果是很高的山峰,那可能是山上的积雪所化,如果是不太高的山峰,则是平时落雨堆积聚集然后沿着重力方向流淌。无论哪种,山泉经过山体的土壤石块以及植被,会天然的经过过滤,看起来比较清洁,温度可能比外面气温低一些,更令人感觉到清冽了。但是,微小的生物可能存在水中,所以至少是基本的煮沸消毒不可以少。

用山泉水做的豆腐,可能是山水豆腐的来源吧?水质的不同,除了水本身入口的差异,也可能在豆腐花的结成过程导致结构上的轻微不一样,从而导致了不一样的口感吧!

既然是山水,显然也有重力作用下的速度,咚咚地发着声音从上而下,因为这动能,所以让人也容易联想到水车这种古老的磨坊用具了。在山脚下的水力石磨,把黄豆和山水的混合物磨成白色的浆,再制作成白嫩的豆腐。这样的场景,听起来也比较的切合常理。这是不是山水豆腐的来源呢?

也许是,也许不是。但毕竟这种听起来非常有机的过程,对于现代城市里面的人来讲,具有一种吸引力。当然,没有人会愿意回到那些辛苦的过往时光,但也没有人拒绝这种天然元素在有机结合过程中造出的美味佳肴。不是吗?

这种想像,在超市的产品陈列时,可能引起人们的喜好,至少是放松了人们的戒心,从而增加了一款产品的销量。这是常有的事情。


究竟是不是山水做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