液体豆浆(英文Soybean Milk)怎么就能凝结出豆腐(Tofu)来的呢?

豆腐这种食品,源自古代中国,现在却因为它的有机健康营养和素食特征,在全世界都受到了欢迎。豆腐的制作工艺早就已经非常成熟,料理制作也是极度的丰富多样。要吃美食豆腐,自然很方便,到处都有卖的。


但是,当年,人们也是花了很长的时间,才无意中发现了豆腐的制作方法。那已经是到汉代了,淮南王刘安无意中把石膏给掉进去豆汁,才制成豆腐。要知道,大豆被中国人种植和食用,是从很古老的时候就开始了,一直到了汉代才发明豆腐,可以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寻找了。


虽然历史上找到这种方法耗费了这么长的时间,但是,现在科学解释豆腐的形成,却是很轻易的事情了。

豆腐形成的过程,其实就是把水从蛋白质身上赶走的过程了。大豆富有蛋白质,制成的豆浆里面,自然也是蛋白质丰富。蛋白质的分子构造,原来有很多容易和水结合的地方,所以,豆奶放了很久也不会沉淀成为清水。但是,石膏这样的物质放进去豆浆后,就开始破坏蛋白质和水之间这种亲密的关系了,这里面涉及的是电荷和离子这种化学方面的知识。不管怎么样,水被赶走了,蛋白质分子们自己就抱团起来,结果就沉淀出来了,形成了一种凝胶的形式,这就是俗称的豆腐花了。

蛋白质出来了,不和水分子抱那么紧了,那一切就都好办了。这时候,就跟挤毛巾上的水一样容易了,纱布一裹,然后一压,就把水给挤兑出去了,剩下了白色的固态的蛋白质,这就是豆腐了。当然,对于水也不用赶尽杀绝,留一些,而且留多留少,就造成了豆腐的软硬不一样,这样有机营养还有很多品类,对于口感需要丰富多彩来说,是有用的。


俗话说三军可以夺帅,在豆腐这里,石膏则是豆浆可以夺水,造就了影响巨大的豆腐。现代的科学,虽然已经可以很大程度地预测和发现,但是,这种凭借在实际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,无意发现的东西,往往能够带来很大的惊喜。能无意发现,其实是很普遍地参与,只有很多很多人在喝豆浆,才会提高某一个人发现放石膏可以凝结的成豆腐这个事实。而现在很多很多人在吃豆腐,喝豆浆,也自然会催生一些料理层面的新发现。创新永无止境。